市场与中国, 文章

理解市场的含义

攸关改革成败与否的经济学的问题并不仅限于学术和课堂上,更本质的问题实际上是权力对于经济学的干预和利用。

作者:Alan Bi,William Wang

Screen Shot 2017-11-15 at 22.12.04.png

最近有两本在看的书引起了我们对中国改革问题的深刻反思,第一本是朱嘉明教授的《中国改革的歧路》,讲述了中国在1992年后权力和改革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本则是朱海就教授的《大改革》,该书从奥地利学派视角提供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以及从奥派视角对中国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从理论角度正确理解中国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市场经济的真实含义

沟通中最大的悲剧不是鸡同鸭讲,而是鸡鸭同讲,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鸡说了A,鸭子却听到了B。对“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理解偏差便是这样一出悲剧,中国在改革 开放的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个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与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偏差有直接的关系。

今天主流语境下的“市场经济”与几百年前亚当·斯密所描绘的“ 借由追求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场景已经大不相同,我们很难准确地定位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市场经济“的概念在某个程度上已经因为错误观念的影响沦为了反”市场经济“的工具。

市场经济原本指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行动的环境,传统的法律和道德是其立足之本,追求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制度,保证市场环境不被破坏应该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目标。不幸的是,近百年来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大行其道,其追求在静态给定条件下,个体、企业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研究方向,将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如何维护市场环境这样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分散到一个个具体而静态的技术问题上,如果人们的视角仅仅集中在如何实现这一个个静态条件下最大化的问题上面,注定无暇顾及市场在道德和精神上的追求,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破坏市场中公平公正的环境。可以说这样的经济学研究已经脱离了经济学本身,而变成了纯粹的技术研究、代数研究。

市场也不应该只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概念,从提出打破原有的计划经济理念,逐步引入市场经济的观念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就成了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首要目标之一。中国语境下的市场经济同样传递了一种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含义。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挫折的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所造成的治理和合法性危机。为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先生有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言:“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正是期望通过市场化改革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他的观点很可能被人误解,以至于许多人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仅仅局限于 “下海经商”、“市场决定价格”、“改善生活水平”这样片面的词汇上,对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即上文提到的利用法律和道德去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则毫无概念,这也为如今中国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埋下了种子。

从贫困时代的人人自危,到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上的巨大反差几乎没有缓冲的余地,大时代的背景下人如野草,不少人对于制度很可能养成了思维惰性,人们对于政策的真实含义可能不再过多探讨,因此人们在行动的时候恐怕很难脱离政策的束缚。因此,自发秩序的市场化改革因为观念的落后,造成了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断层。

正确的观念引导中国改革走正路

从奥派视角来说,行动是观念的产物,或者说观念引导着行动,这也是人行动的基本公理。理论上正确的观念才能指导成功的行动。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扩展到对中国改革问题的认识上来:正确的改革观念可以帮助中国走一条正确的改革之路,而错误的观念则会把中国的改革带到歧路。

而正如朱海就教授在《大改革》自序所表达的观点,虽然现在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改革的动力似乎有所不足,对于到底要怎么改革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以至于人们难以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即使人们有改革共识,但是如果对于达成改革的理论没有共识,也是不可能让改革深化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来的。

我们完全同意朱教授在文章中的观点。理论正确与否,是可以通过理论被驳倒的。错误的理论在逻辑上一定是不成立的。而正如朱教授所言,中国在20世纪多次视图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在实践上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与否。然而,指导这些革命的理论实际上可以在检验其逻辑性的过程中被证伪,并不需要通过实践或者实证。不幸的是,虽然理论本身已经告诉了我们,如果实践这些革命会给中国造成许多不可预计的灾难,但是还是有无数人去实践了这些可怕的理论,造成了至少千万计的人在20世纪因为革命而丧失生命。如果我们再视图冲动地实践这些革命理论,那么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将会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对每个个体的福祉都是没有好处的。

幸运的是,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人对于一些带有暴力色彩的运动已经不再有热情,甚至很多在思考问题的人会对此非常警惕,也因此,改革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然而,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改革共识无法有效转化为行动,如此中国改革停滞不前,每个个体的自由、财产和福利改善情况会很有限,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整体”进步也会很有限。如果改革停滞,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坏,造成仇恨性心理,一旦执政者和民众鱼死网破,那些曾经在上个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暴力革命将会再次出现,个人的自由、财产和福利改善会被破坏。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暴力革命后的中国,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在现代环境相对和平的当下,抓住可以和平冷静讨论改革问题的机会,理解正确的理论,产生正确的观念并付诸实践,将会避免上述的悲剧。也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缜密去思考和讨论什么样的正确理论才能指导中国的改革。

经济学帮助人认清现象背后的本质,推动正确的改革观念

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理论正是帮助我们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认知正确理论的利器。然而,正如朱教授和其他奥派学者所指出,很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主流的经济理论很大程度上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它们充其量只不过是对自然科学实证分析在经济学的滥用和迷信,我们叫这种做法是“科学主义”,实际上这些滥用和迷信和科学无关,相反是反科学和不道德的。正如朱教授所言,经济学本来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学科。它应该是讨论与人的实际行动和认识相关的学科,而很不幸的是,这门学科被实证主义所滥用,简化为数学和量化模型,把对动态的和富有生气的人的行动理解的学科变为静态的、被冷冰冰数字所取代的学科。这也难怪很多对探讨人文学科有兴趣的学生在进入主流经济学课堂后就对经济学望而却步了。一个本来应该是生动活泼,可以被绝大多数个体掌握,并指导我们生活和帮助我们认识人的行动和政策科学与否的学科,就这样被庸俗化了。大学教授们往往只是机械性地将主流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冷冰冰地灌输给学生,灌输他们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量化分析方法。正如朱教授所言,这些教授没有把“经济学应有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传播给学生,似乎自由和正义等内在精神和经济学毫无关系”。朱教授进一步指出,“‘理论’应该有‘精神’内涵,剔除了精神的理论,对于改变人们的观念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因此也就无助于改革的实践”。

然而,攸关改革成败与否的经济学的问题并不仅限于学术和课堂上,更本质的问题实际上是权力对于经济学的干预和利用。正如朱教授在《大改革》中所言,现在的经济学已经成了政府最大化其目标的工具。不仅经济学的人文主义和道德精神丧失了,更成了危害改革和个体自由的帮凶。也因为经济理论被扭曲,所以才会有现在人们对于正确的改革理论缺乏判断的情况。

而由于人们对市场环境概念的缺乏理解,导致改革则某个程度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一些冠以改革之名的特权也产生了。从而导致了一些对于私有产权制度破坏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对于改革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如何从正确的经济理论理解中国的改革成了关键,这也是朱海就教授《大改革》一书给我们提供的思考。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从奥派视角(也是笔者所认为的正确的经济学方法和理论范式)提供了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市场化改革理论的实践应用。

(未完待续)

注:本文为朱海就《大改革》(2012)读书笔记,有删改。

(授权转发,本文首发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微信公众号)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