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中国, 文章

富人并没有使我们变穷

企业家通过使用自己的资源,向别人提供工作机会,并以此创造财富。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家的福祉,也改善了雇员的生活。

Original Version (English)

作者:查尔斯·考普克(Charles Kaupke)

翻译:权勤政;校对:王光裕

enjoy capitalism

近来,有很多关于富人应该为社会“付出他们与财富相符的公平份额”的声音,因为这样能使联邦政府有财力偿还债务,并继续推行为穷人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项目,例如食物、住所以及疾病预防。他们认为,这些贪婪的富人们盗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日益扩大,并且他们积聚财富,而非慷慨地交给政府用于社会公益。因而,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富人税,这样富人就不能贪婪地持有(以及因此浪费)他们过剩的财富,即那些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财富;而政府可以更高效地使用这笔钱,将其变成免费物品发放给其他人。毕竟,当一些美国人控制着数十亿美元的资产的同时,另一些人正艰难地维持着生计,这一点都不公平。

听起来很有道理,是不是?当然。但不幸的是,对于那些不靠煽动阶级斗争而谋生的人来说,事实并非如此。上述对于美国悲惨现状的解释存在着诸多错误,但是让我们关注最核心的那个谬误:这个世界上财富的总额是固定且永远不变的,财富仅仅是从一个人的手中转移到另一人的手中,但永远不会增加。经济学家将其称为零和谬误。

实际上,这一谬误自经济学创立以来就一直存在。让我们看一个相对近期的例子:英国历史学家希拉尔·贝洛克(Hilaire Belloc)在其1912年出版的《奴性国家》(The Servile State)中提出案例反对资本主义,声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道德的。贝洛克在一些天主教徒中尤为受欢迎,这些教徒有的责难资本主义与基督信仰的社会和政治美德是不相容的,有的渴望回到封建领主时期自给自足的农耕田园时代。贝洛克并不是经济学家,而《奴性国家》对于很多天主教徒来说是他们唯一接触到的经济学思维。这真让人遗憾,因为贝洛克就是一个陷入零和谬误中的典型例子。

贝洛克将资本主义定义为这样一个社会:“土地和资本的所有权,及其对生产手段的控制仅限于一部分的自由公民,这些人太少以至于不能代表社会大众,而剩下的人并不拥有这些财产,也即是无产者。”贝洛克给出的定义显示出他更深层的错误,即认为商业和经济是停滞不前的。在他的定义下,资本主义呈现出这样的画面:小部分的富人将钱财藏在床垫下,而剩下的穷人们则痛苦地活在永远无法获得财富及改善生活的绝望中。

或许这样的情况会发生,但一定不会持续太久。想象一下,如果富人将钱财都贮藏起来并且不使用它们,那富人又如何支撑他们的生活?只拥有钱并不能让你舒适地生活,要花钱才可以。为了使用钱,你必须把钱交给别人来换取商品或服务。企业家通过使用自己的资源,向别人提供工作机会,并以此创造财富。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家的福祉,也改善了雇员的生活。雇主和雇员都从参与有益的商业活动中获利。因此,认为富人既可以贮藏他们的钱财,又可以舒适甚至奢侈地生活是荒唐可笑的。

历史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人们将所拥有的资本投入到有效且高效的生产用途上,他们就会变得富有;并且,不管他们开始时多么贫穷,任何人都能够在这一体系中变得富有。左派人士最恨的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的贝恩资本公司(Bain Capital)以及其他风险投资公司,这些公司冒着风险将自己的钱提供给小企业主作为启动资金,不仅为自己员工提供了工作岗位,也为小企业主的雇员创造了工作机会。

许多著名的企业家,例如亨利·福特(Henry Ford)、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和詹姆斯·凯西·佩尼(James Cash Penny),他们成为豪商巨贾不是因为继承财产、偷税漏税或是将钱财藏在床垫下;而是因为通过延后享乐,向工人提供体面的工作,以及常年投入大量的时间,他们建立并维护了为员工和消费者服务的成功企业。企业家的历史事实揭穿了贝洛克的两个假设,即富人坐在钱堆上就能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标准,以及资本主义阻止穷人变得富裕。

不幸的是,似乎很多美国人,包括“占领华尔街”的群众,甚至美国总统,都没有意识到这独特而又神奇的企业家精神的力量:这力量是一种通过使用我们的资源与神赐的才能,去改善工作伙伴和客户生活质量的能力。只有当整个国家的人都记住,我们使用财富能以一种动态的方式与神一同参与创造,此时我们才能开始从所处的经济困境中走出。

(图片来自网络

富人并没有使我们变穷 有 “ 1 則迴響 ”

Shivastar.Com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